湯花戀整體活動中所孕含的自然生態包括很廣,其中俱有歷史價值的百年老樹有非常多顆,不管是溫泉活動或花季活動,皆將當地的百年老樹包含其中。
關渡宮神榕:
位於關渡宮前,樹齡約一三0餘年,清朝關渡宮興建時,即於廟前植榕二株,並於樹底埋置石碑,儼然為地方守護神,惟僅存其一。
清天宮神榕:
位於復興三路五二六號,樹齡約二五0餘年,此樹位清天宮前已二百五十餘年,里民視之為守護神,敬其為神木,常年敬拜祈求守護。
泉源聖君茄苳王:
位於登山路九十八號旁,樹齡約二00餘年,此樹約有二百年, 傳有法雨寺法師鑿幹埋符稱其樹神,又有人附會此地有土地公守護。
泉源頂坑老榕:
位於登山路一六五號下方約百公尺旁,樹齡約一00餘年,本地古名頂坑,植樹為界迄今,故名之,因位登山步道旁,係假日遊客之休息站。
泉源頂坑詹祖香楓2∼4號:
位於登山路一六一號前楓樹,樹齡約一00餘年,「頂坑」這個地方,本來有非常多的楓樹,可稱為「楓的故鄉」。現存此三棵老楓樹乃為代表。這三棵楓樹均是兩幹連結環生,昔日為情侶約會賞楓談心的好地方,聽說還成就不少良人佳子。
泉源東昇老雀榕、泉源頂湖楠王:
位於東昇路七十七號之一左前方及東昇路七十七號旁,樹齡約一00餘年,清道光年間,認養人祖先到此以二十塊錢買下此地約二分地定居, 為房屋防風及界定疆界,故植樹在房屋旁。
泉源頂湖風頭榕:
位於東昇路一0八之二號轉角處,樹齡約一00餘年,「風頭」為古地名, 因冬季風大故名,先人開墾時,皆植樹防風及做為界標,如今依稀可見拓荒痕跡。
泉源頂湖永久榕:
位於東昇路一0八之二號往土地公廟間,樹齡約二00餘年,此樹命名取其地名及年代長久之意。周圍土地乃認養人陳聰明先生所有,是農忙休息吃點心的場所。
泉源頂湖長壽榕:
位於東昇路往炎伯鹿寮處,樹齡約二00餘年,據稱認養人之曾祖於前清來此開墾時,只闢田地,將此樹保留,做乘涼之用,可稱為開基老榕。
楓之神:
位於湖底路五四之一號旁,樹齡約二00餘年,此樹枝幹挺拔,係湖山地標,春芽秋紅,為春種秋穫之指引,亦是夏日休憩好場所。
湖底之木:
位於湖底路二十六號附近,樹齡約一00餘年,無患仔又名「夾木染」﹝台語﹞,此樹果子具有清潔洗滌功用,昔日物質短缺村民皆以此木之果子洗滌衣服。
樹榕公:
位於行義路二六0巷一號旁,,樹榕公樹齡約二六0年,為早年漁民挑魚往來十八份﹝泉源、湖山﹞之必經要道﹝俗稱魚道﹞中途休息站。
五福:
位於行義路一號五福宮廟前榕樹,樹齡約一六0年,清道光乙未年間修建前即植,為里民研商農事及閒話家常之場所,長者對其早有深厚情感。
天柱榕:
位於西安街一段二七一號對面,樹齡約一00年,此樹枝幹挺拔綠葉成蔭, 是老人休息品茗閒話家常、兒童嬉戲最愛的場所。
翠蓋榕:
位於自強街一八九巷十二號左側,樹齡約一00年,此樹樹枝向四方伸展,狀如翠雲蓋頂,故名之。大樹之下兒童玩耍、老人品茗閒話家常之所在。
兄弟同根生 :
位於自強街一八九巷六號左側,樹齡約一00年,此樹兩幹連體,昔日樹旁為鐵路石牌站宿舍,素為兒童嬉戲活動及民眾休憩、乘涼的好地方。